学生工作 [更多]
学生奖助(备份) [更多]
学校机构设置快速查询
资料下载
处长信箱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处新闻
学校开展“破茧成蝶,沟通有道”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2025-05-29

为帮助同学们打破沟通的壁垒,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自我成长与蜕变,学生工作部(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于5月13日、5月27日、5月28日在教学楼A503开展了三次封闭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来自各学院的12名同学参与。本次系列活动邀请了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师查莉珺老师全程带领。

本系列团辅活动分三场进行,第一次活动主题为“初识·破茧”。在第一次的活动中,查老师运用了心理剧技术,引导成员进行“情境扮演”的体验,重新回到那些困扰自己的人际关系场景。在安全、封闭的空间里,每一位成员都有机会扮演自己、他人,或只是安静地作为观察者。通过角色转换,大家体验了不同立场下的情绪与冲突,有人演绎了和朋友之间的误会,有人回顾了家庭中的紧张互动,还有人借助“替身角色”的方式,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隐藏的需求被看见,大家的反馈与共鸣也成为彼此疗愈的助力。

第二次活动主题为“成长·蜕变”,聚焦“非暴力沟通”。查老师带领成员进入现实生活的冲突情境中,练习从“发生了什么”、“对方想要什么”、“我想要什么”、“我可以怎么做”四个层次进行表达。大家还通过“面对面沟通”与“背对背沟通”的方式,亲身体验沟通时非语言信息的影响,有成员分享到“好的沟通不仅是表达,更是一种理解他人的姿态”。在面对面时,成员更容易感受到对方的表情与情绪,还有丰富的姿体动作,双方都能很投入地交流;而背对背时,因为没有感觉到对方在倾听,交流就变得索然无味了。大家纷纷表示“我们习惯于迅速表达情绪,却很少花时间去想‘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第三次活动主题为“展翅·翱翔”,査老师利用“社会原子图”(Social Atom)这一工具,邀请每位成员画出自己人际关系中的“支持者”与“冲突者”。不同于传统“朋友圈”,这幅图表达的是心理距离而非物理距离——有些人虽然常联系,但却无法走进内心;而有些人虽然不常见面,却能在关键时刻给予温暖支持。接着,大家围绕自己的“人际地图”展开深度分享“我发现,在这张图上自己身边有这么多人”、“我以为某段关系已经过去了,但它还在我的图上。”通过讨论图中每段关系的位置与心理距离,成员们不仅看见了关系中的积极资源,也意识到很多人际困扰其实源于自身对关系的期待。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表示“第一次用画的方式看见自己的人际世界,令人震撼且受益匪浅。”

心理的旅程,关系的修复,“破茧成蝶”从来不是一次剧烈的蜕变,而是在温柔的氛围中,一点点觉察、尝试,慢慢地积累。本次活动作为学校第十九届“5·25”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之一,以结构化封闭式团体的方式开展,历时三周,内容层层递进、体验丰富。同学们从最初的陌生与防备,到逐渐打开自我、信任彼此,最终形成了一个互相支持的团体,不仅练习了表达、倾听、设定社交边界,也在互动中获得了深层的情感修复。在活动的最后,一位同学写下这样一句话“我不确定我有没有变得‘更擅长社交’,但我更知道怎么面对自己了。”活动虽已结束,但心灵成长的探索仍在继续,学生处将进一步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学生工作部(处)吴兆亮、杨欢欢)

下一条:学校开展“新叶相连,笑满校园"心理健康主题团辅活动

友情链接
招生联系电话:028-62739988 62739200 新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783号
就业联系电话:028-62739202 62739205 天回校区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蓉都大道天回路601号
邮箱:xscgzyx@163.com